普溪轶事(5)
五、黃花
黃花是一座農村小鎮,可也是自古以來的一個交通樞紐之地。因為地處宜昌市夷陵區的西北近郊,素來都是北上保康、南漳,東去遠安、當陽,西去秭歸、興山,南下宜昌的必經之路,尤其是曆史上曾經是川東鄂西北這一帶的土特産的主要集散地。這裡不僅是s312省道(宜(昌)興(山)公路)與s223省道(宜(昌)保(康)公路)交彙處,也是兩條小河彙成黃柏河之處,更有新建成通車不久的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在這裡穿境而過。
據考證,黃花境内無土著者,均系明朝由江西遷徙而來的,所以都是外來客。這個境内無家族宗廟祠堂,其族姓較為複雜,面積345平方公裡,4萬人口的小鎮原名黃家場。1944年,國民黨141師在此修建抗日陣亡烈士公墓,為烈士與廣州黃花崗齊名,提議改黃家場為黃花場并獲準,黃花之名遂沿用至今。
這個鎮給人有些雞肋之感,清光緒末年的時候隸屬普溪鄉,民國時期被劃入普鹹鎮;解放初被劃到第四區;1975年劃入分鄉公社、10年後又歸分鄉鎮管。1987年變成了14個村組建的黃花鄉,在1998年的撤鄉并村的運動中,全鄉精簡為10個村,也有了屬于自己的鎮。黃花的特産是:黃姜、柴胡、桃子和柑桔,主要景點有:三峽曉峰旅遊區、南邊村古民居;古兵寨;石頭開花;野人谷漂流。
實話實說,宜昌周邊有山有水,在山水上做文章都是大同小異,黃花鎮最有地方特色的還是位于南邊村三組的南邊古民居。始建于清代嘉慶年間,距今近200年,該古建築群坐南朝北,依山傍水,在相距不足百米的半山腰,坐落着兩處占地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古民居,一處為34;葆和34;,一處為34;老号34;,原為兩家易姓大地主所建。古民居灰磚青瓦,抖牆飛檐,大多為一層磚木結構。局部為二層土木結構,門樓建有馬頭牆,門腳花草魚鳥石刻栩栩如生,清晰可辨。門窗均用上等木料拼花雕琢,圖案精美,如喜鵲鬧梅、歲寒三友、八仙過海、壽星祝福等等。線條流暢,俨然如畫。34;老号34;有13個天井,現保存完好的有6個,34;葆和34;有12個天井,現保存完好的有11個,置身其中,布局錯落,曲徑通幽,别有一番洞天。
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相鄰推薦:審神者她有别的刀了 紅樓之朝陽丹鳳 快穿我是虐文男主他媽 我老婆是工作狂 帳中香 精靈之外挂大師 我的小弟能升級 轉行當愛豆後我爆紅了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學霸型科技大佬 軍閥:亮劍殺敵,我是奉天大帥 妖朝天下 給首輔養娃的日子 我真的不是大佬重生 您的人工智障已上線 幽三爺的小甜寶藏着利爪呢 替身捂緊小馬甲 惹上惡魔殿下 全星際圍觀我被釣魚 諸天從鬥羅開局